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鳝鱼骨

鳝鱼骨

《中药大辞典》:鳝鱼骨

药材名称鳝鱼骨

拼音Shàn Yú Gǔ

别名鳝骨(《医林纂要》)。

出处本经逢原

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骨骼

功能主治①《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②《本草再新》:"治风热痘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鳝鱼骨

药材名称鳝鱼骨

拼音Shàn Yú Gǔ

英文名Finless eel bone, Ricefield eel bone

别名鳝骨

出处出自《本经逢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合鳃科动物黄鳝的血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去肉取骨,晒干。

原形态黄鳝,体细长,呈蛇形,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头圆,吻端尖,唇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及腭骨上部有细齿。眼小,为一薄腊所覆盖。两处鼻孔在腹陪合为一,呈“V”字形。体无鳞。无胸腹鳍,背、臀鳍退化仅留低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点,腹部灰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

资源分布: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咸;甘;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流火;风热痘毒;臁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炭研末;麻油调涂,或敷贴。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2.《本草再新》:治凤热痘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马哈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马哈鱼药材名称大马哈鱼拼音Dà Mǎ Hā Yú别名大马哈、大麻哈鱼来源鲱形目鲑科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以全鱼入药。生境

  • 酥油

    药材名称酥油拼音Sū Yóu别名奶油、牦牛油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s L.],以乳中炼出的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 白毛藤

    《中药大辞典》:白毛藤药材名称白毛藤拼音Bái Máo Ténɡ别名苻(《尔雅》),蜀羊泉、谷菜(《本经》),鬼目草(《尔雅》郭璞注),白草(《别录》),排风、白幕(《本

  • 树韭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韭菜药材名称树韭菜别名龙须草来源蕨类书带蕨科书带蕨属植物平肋书带蕨Vittaria fudzinoi Makino [Vittaria suberosa Christ],以全草入

  • 梨叶

    《中药大辞典》:梨叶药材名称梨叶拼音Lí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叶。化学成分沙梨叶含熊果酚甙和鞣质。叶在成叶期含氮、磷、钾最高,以后则逐渐减少,钙

  • 水牛皮

    药材名称水牛皮拼音Shuǐ Niú Pí出处《食医心镜》来源牛科动物水牛的皮。功能主治《食医心镜》:"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水牛皮煮熟,切于豉汁中食之。"摘

  • 草红藤

    药材名称草红藤拼音Cǎo Hónɡ Ténɡ别名红藤[四川成都]、黄花马豆、铁马豆、蝴蝶草、疆蛇通来源豆科宿苞豆属植物毛宿苞豆Shuteria pampaniniana Hand.

  • 莨菪

    药材名称莨菪拼音Lànɡ Dànɡ别名天仙子、横唐、行唐性味(子)苦、寒、无毒。功能主治1、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

  • 矩形叶鼠刺

    《中药大辞典》:矩形叶鼠刺药材名称矩形叶鼠刺拼音Jǔ Xínɡ Yè Shǔ Cì别名鸡骨柴、牛皮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老茶王、华鼠刺(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浙

  • 石南

    药材名称石南拼音Shí Nán英文名Chinese Photinia Leaf别名风药、栾茶出处出自1.《别录》:石南,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2.《唐本草》:石南叶似菵草,凌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