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鳞衣草

鳞衣草

药材名称鳞衣草

拼音Lín Yī Cǎo

别名蛇毛衣、大蛇疮药、牛膝琢、飞扬草、红四季草、野凉粉草藤、蛇疮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鳞花草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agathis incurva Buch.Ham.ex D.Don[Lepidagathis haylina Nee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鳞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下部伏地,方形,多分枝,节稍膨大。叶对生;叶柄长5-10mm;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8cm,宽1-3.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呈波浪状,两面均有针状结晶的小线条。花小,为顶生或腋生稠密穗状花序,圆柱形,长1.5-2.5cm,单生或数个聚生,花常偏于花序的一侧,被柔毛;苞片叶状,狭披我形,长约8mm,先端锐尖,具1脉;萼5深裂,最外裂片较大,线状披我形,长约6mm,具睫毛;花冠白色管状,上部膨胀,冠檐2唇形,花长约10mm,上唇微裂,下唇3裂;雄蕊4,2长2短,花药2室,斜叠生。蒴果长约5mm,有种子4颗。花期11-12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村边、路旁、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圆柱形,略具四棱,有会枝,长短不一,具短毛。叶对生皱缩,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长2.5-10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下延至柄成狭翅状;全缘或边缘略呈波状;两面具毛茸,有时可见针状结晶的小线条。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疮疡肿毒;口唇糜烂;目赤肿痛;皮肤湿疹;跌打伤痛;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榄核

    药材名称乌榄核拼音Wū Lǎn Hé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果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Pimela n

  • 酱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酱头药材名称酱头拼音Jiànɡ Tóu别名绛头、赤地胆、血地胆、大红药来源蓼科蓼属植物酱头Polygonum aubertii Henry [Bilderdyk

  • 狮子尾

    药材名称狮子尾拼音Shī Zi Wěi别名麒麟尾、龟背竹、麒麟叶来源天南星科狮子尾Epipremnum pinnatum (L.)Engl.,以根、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淡、涩,平。功能

  • 蜻蜓兰

    药材名称蜻蜓兰拼音Qīnɡ Tínɡ Lán别名竹叶兰(《湖南民间药物资料》)。出处《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为兰科植物蜻蜒兰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根伸长,稍肥厚

  • 野洋参

    《中药大辞典》:野洋参药材名称野洋参拼音Yě Yánɡ Sh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报春的根。夏初采收。原形态滇北球花报春,又名:米伞花。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白色,

  • 猪心

    《中药大辞典》:猪心药材名称猪心拼音Zhū Xīn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心。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咸,平。①《千金·食治》:"平,无毒。&q

  • 蒙莸

    药材名称蒙莸别名蒙古莸、蓝花菜、白沙蒿、山狼毒来源马鞭草科蒙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山西。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消食理气

  • 鹿耳翎

    《中药大辞典》:鹿耳翎药材名称鹿耳翎拼音Lù ěr Línɡ别名鹿耳苓、鹿耳草(《生草药性备要》),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

  • 野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菰药材名称野菰拼音Yě Gū别名烟管头草、僧帽花、蛇箭草、烧不死来源列当科野菰属植物野菰Aeginetia indica 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

  • 蒴藋赤子

    药材名称蒴藋赤子拼音Shuò Diào Chì Zǐ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蒴藋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蒴藋"条。功能主治《范汪方》:&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