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鸡骨香

鸡骨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骨香

药材名称鸡骨香

拼音Jī Gǔ Xiānɡ

别名鸡脚香、矮脚猪、黄牛香、驳骨消、滚地龙、透地龙

来源大戟巴豆属植物鸡骨香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 [C. chinensis Benth.],以入药。秋冬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祛风消肿。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痛,胃痛,腹痛,疝痛,痛经,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研粉开水送服3~5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鸡骨香

药材名称鸡骨香

拼音Jī Gǔ Xiānɡ

别名山豆根、木沉香(《生草药性备要》),土沉香、驳骨消(《岭南采药录》),滚地龙、黄牛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过山香(福建)。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大戟科植物鸡骨香。全年均可采挖。剥取根皮,或取全根切片,晒干。

原形态短小灌木,高约30厘米。根粗壮,外皮黄褐色,易剥离。枝叶和花序均被星状茸毛。叶互生;卵形或矩圆形,长5~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浑圆而稍带心脏形,全缘或锯齿缘,侧脉3~4对,最下一对由基部射出,与中脉呈三脉状;叶柄长1.5~2.5厘米,密被星状茸毛,花单性,浅绿色,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长2.5~5厘米;苞片分裂,裂片线状,顶端有腺体;雄花小,簇生于花序上部,花瓣矩圆形,雄蕊约20枚;雌花通常数朵生于花序的基部,萼长约4毫米,花瓣缺,花柱4裂。蒴果长约6毫米,外被锈色柔毛。花期4月。

生境分部多生于山坡、丘陵等干旱地带。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根细长条状,径2~4毫米,表面灰棕色,有纵纹及突起,有时栓皮脱落。质脆易断,断面黄色,不平坦,纤维性。气微弱芳香,味苦涩。

化学成分全草含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胃痛,胃肠气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咽喉肿痛,心气痛。"

②《本草求原》:"祛风,壮筋骨,消疬。"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止痛,舒筋活络。治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胀气。外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骨香

药材名称鸡骨香

拼音Jī Gǔ Xiānɡ

英文名Thickleaf Croton Root, Root of Thickleaf Croton

别名山豆根、木沉香、土沉香、驳骨消、滚地龙、黄牛香、鸡脚香、矮脚猪、滚地龙、透地龙、过山香、金锦枫。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用》。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鸡骨香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根,切片,晒干。

原形态鸡骨香 小灌木,高30-50cm,有时可达1m。枝、叶和花序密被星状茸毛或粗毛。叶互生;叶柄长1.5-4cm,顶端两侧各有腺体呈,腺体杯状,有柄;托叶钻状,脱落,长2-3mm;叶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13cm,宽2-6.5cm,先端钝,基部圆或稍呈心形,有具短柄的杯状腺体,全缘或有细齿,齿间有时具小的杯状腺体,叶上面被星状粗毛,下面密被星状绒毛;基出脉3-5条。总状花序顶生,长5-11cm;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在花序轴上部,雌花在下部,花淡黄色;雄花小,簇生,花梗比雌花梗短;苞片分裂,线形,长2-4mm,边缘疏生具长柄的林状腺体而似撕裂状;花萼5片,卵形,长约3mm,外面被星状绒毛;花瓣5,长圆形,约与花萼等长或稍短,边缘被绵状毛;雄蕊约20枚,花丝被微柔毛,花药长约lmm;雌花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4-6mm,外被星状绒毛,边缘有疏离具柄的小腺体;无花瓣;子房球形,直径约3mm,3室,花柱4深裂,花柱枝12或稀有不完全分裂而仅有10枚。蒴果球形,长0.8-1cm,被锈色星状粗毛,种子阔椭圆形,腹区压扁,长约5mm,褐色。花期2-4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或空旷荒地上。

资源分布:分岂有此理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根细长条状,直径2-10mm,表面黄色或淡黄色,有纵纹及突起,有时栓皮脱落。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皮部约占半径的1/3-1/4,呈淡黄色。木部黄色。气微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全草含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味微苦;辛;性温;小毒

归经心;肺;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脘腹胀痛;风湿痹痛;疝痛;痛经;咽喉肿痛及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0.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咽喉肿痛,心气痛。

2.《本草求原》:祛风,壮筋骨,消疬。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止痛,舒筋活络。治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胀气。外治毒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少花柏拉木

    药材名称少花柏拉木拼音Shǎo Huā Bǎi Lā Mù英文名Dunn Blastus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少花柏拉木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p

  • 榆枝

    药材名称榆枝拼音Yú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树枝,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

  • 小团叶根

    药材名称小团叶根拼音Xiǎo Tuán Yè Gēn别名猴子烟袋花、小团叶、羊角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大叶银背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yreia wallichii Choisy [C

  • 三七草

    药材名称三七草拼音Sān Qī Cǎo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

  • 野漆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漆树药材名称野漆树拼音Yě Qī Shù来源漆树科漆树属植物野漆树Rhus succedanea L.以根、叶、树皮及果入药。根、树皮全年采,叶夏季采,果秋冬采。性味苦

  • 薜荔

    《中药大辞典》:薜荔药材名称薜荔拼音Bì Lì别名木莲藤(《日华子本草》),辟萼(《质问本草》),石壁莲(《植物名汇》),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中国树木分类学》

  • 毛蓼

    《中药大辞典》:毛蓼药材名称毛蓼拼音Máo Liǎo别名四季青(《植物名实图考》),水辣蓼(《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毛蓼的全草或根。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

  • 蚺蛇胆

    《中药大辞典》:蚺蛇胆药材名称蚺蛇胆拼音Rán Shé Dǎ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的胆。性味甘苦,寒,有毒。①《别录》:"味甘苦,寒,有小毒。"

  • 五月霜

    《中药大辞典》:五月霜药材名称五月霜拼音Wǔ Yuè Shuā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稀毛香青的全草。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10~13厘米,具腺毛或绒毛。有根茎。

  • 黑种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种草药材名称黑种草别名斯亚旦、瘤果黑种草来源毛茛科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辛,热。功能主治补脑肾,通经,通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