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母根

黄花母根

《中药大辞典》:黄花母根

药材名称黄花母根

拼音Huánɡ Huā Mǔ Gēn

别名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全年可采。

药理作用含大量粘胶,国外曾用作治疗肺结核,但有人认为它对结核病并无特异疗效。

性味①《广西中药志》:"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益气排脓。治感冒,哮喘,泻痢,黄疸,疮痈气虚难溃,或溃后脓毒不清,新肌不生。

①《广西中药志》:"去湿热。治湿热痢疾。"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排脓生肌。治感冒发热,菌痢,肠炎,黄疸,疟疾,化脓炎症,痈疮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3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哮喘:黄花母根二两,白糖一两。煎汤服。(《广西中药志》)

②治痈肿成脓,但气虚不易溃破者:鲜黄花稔根一至三两,或加猪排骨。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崩山疔(气性坏疽):鲜黄花稔根三两,水煎服;或加鸡肉适量,酒炖服。(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④治腰腿痛:黄花稔干根一两,墨鱼干二条,酒水各半炖服。(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⑤治阴疽结毒:黄花稔根、茎二两,红糖一两。开水炖服。(《福州市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花母根

药材名称黄花母根

拼音Huánɡ Huā Mǔ Gēn

英文名Root of Broomjute Sida

别名胶粘根、土黄芪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Sida rhombifolia 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da rhombifoli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白背黄花稔直立亚灌木,高约1m。分枝多,枝被星状绵毛。叶互生;叶柄长3-5mm,被星状柔毛;托叶纤细,刺毛状,与叶柄近等长;叶菱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45mm,宽6-20mm。先端浑圆至短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疏被星状柔毛至近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柔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2cm,密被星状柔毛,中部以上有节;萼杯形,长4-5mm,被星状短绵毛,裂片5,三角形;花黄色,直径约1cm,花瓣倒卵形,长约8mm,先端圆,基部狭;雄蕊柱无毛,疏被腺状乳突,长约5mm,花柱分枝8-10。果半球形,直径6-7mm,分果爿8-10,被星状柔毛,先端具2短芒。花期秋、冬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间,旷野和沟谷两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β-苯乙胺(β-phenethyl amine),N-甲基-β-苯乙胺(N-methyl-β-phenethylamine),S-右旋-N-甲基色氨酸甲酯[S-(+)-N-methyltryptophane methyl ester],鸭嘴花酚碱(vasicinol),鸭嘴花酮碱(vasicinone),鸭嘴花碱(vasicine),胆碱(choline),下箴刺酮碱(hypaphorine),下箴刺酮甲酯(hypaphorinemethyl ester)及甜菜碱(betaine)。

药理作用含大量粘胶,国外曾用作治疗肺结核,但有人认为它对结核病并无特异疗效。

性味味辛;性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生肌排脓。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疮痈难溃或溃或溃后不易收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可用60-90g。

复方①治哮喘: 黄花母根二两,白糖一两。煎汤服。(《广西中药志》)②治痈肿成脓,但气虚不易溃破者: 鲜黄花稔根一至三两,或加猪排骨。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③治崩山疔(气性坏疽): 鲜黄花稔根三两,水煎服;或加鸡肉适量,酒炖服。(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④治腰腿痛:黄花稔干根一两,墨鱼干二条,酒水各半炖服。(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⑤治阴疽结毒:黄花稔根、茎二两,红糖一两。开水炖服。 (《福州市民间药草》)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去湿热。治湿热痢疾。

2.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排脓生肌。治感冒发热,菌痢,肠炎,黄疸,疟疾,化脓炎症,痈疮溃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铁药材名称铁拼音Tiě出处《本经》来源为一种灰黑色的金属。主要由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等炼出。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生铁(含碳量在1.7%以上)、熟铁(含碳量在0.2%以下)和钢铁(

  • 胡桐泪

    《中药大辞典》: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

  • 雕爪

    药材名称雕爪拼音Diāo Zhǎo别名鹰爪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eetus spp.

  • 狐肝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肝药材名称狐肝拼音Hú Gān别名狐肝粉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 vulpes L.,以肝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东北。功能主治治心气痛,并能明目。用法用量研面,

  • 楤木

    药材名称楤木拼音Sǒnɡ Mù别名刺龙包、雀不站、鸟不宿、刺老包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以根皮和茎皮入药。全年可采,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

  • 松寄生

    药材名称松寄生拼音Sōnɡ Jì Shēnɡ别名松上寄生出处松寄生之名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纲目拾遗》所载之松上寄生,其原植物很可能包括本品。今有人考《植物名实图考》之柏寄生为本品,但详观附图,两

  • 猪毛针

    药材名称猪毛针拼音Zhū Máo Zhēn别名团羽铁线蕨、翅柄铁线蕨、猪鬃草、猪鬃七、乌脚芒、岩浮萍来源蕨类铁线蕨科猪毛针Adiantum capillus junosis Rupr.,以全

  • 鞭叶铁线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鞭叶铁线蕨药材名称鞭叶铁线蕨拼音Biān Yè Tiě Xiàn Jué别名岩虱子、有尾铁线蕨、过山龙来源蕨类铁线蕨科鞭叶铁线蕨Adiantum ca

  • 梨木皮

    《中药大辞典》:梨木皮药材名称梨木皮拼音Lí M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皮。功能主治《纲目》:"解伤寒时气。"复方

  • 螳螂

    《中药大辞典》:螳螂药材名称螳螂拼音Tánɡ Lánɡ别名不过、蟷蠰、薁洀貈、蛑(《尔雅》),蚀肬(《本经》),髦(《方言》),蚚父(《说文》),天马(《吕氏春秋》高诱注),螗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