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黑骨走马

黑骨走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骨走马

药材名称黑骨走马

别名海南粗丝木、黑骨梢

来源茶茱萸科黑骨走马Gomphandra hainanensis Merr.,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

骨髓炎:根研粉,与硫黄粉、酒饼粉各适量,同凡士林调成软膏敷患处。

急性胃肠炎:根3~5钱,水煎服,或研粉,每次1钱,开水送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黑骨走马

药材名称黑骨走马

拼音Hēi Gǔ Zǒu Mǎ

别名黑骨梢、山萝卜

来源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粗丝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andra tetrandra(Wall.et Roxb.)Sleum[Lasian theratetrandra Wall.et Roxb.;Gomphandra hainanensis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粗丝木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树皮灰色,嫩枝绿色,当年生枝被短柔毛,以后变无毛。叶互生,叶柄长0.5-1.5cm,初被短柔毛;叶纸质,狭披针形、长椭圆形或阔椭圆形,长6-15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或幼时下面被淡黄色短柔毛,上面深绿,下面稍淡,中脉在背面显着隆起,侧脉约6-8对,网脉不明显。雌雄异株,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有时腋生,长2-4cm,密被黄白色柔毛,具花序柄,花梗长0.2-0.5cm;雄花黄白色或白绿色,5数,长约5mm,花冠钟形、长3-4mm,花瓣裂片近三角形,长约为花冠的1/3,向内卷曲,外面无毛;雄蕊4-5,花丝长于花冠;雌花黄白色,长约5mm,花萼微5裂,长不到5mm;花冠钟形,长约0.5mm,花瓣裂片长三角形,先端内弯;雌花中不发育的雄蕊与子房等长,子房圆柱状,无毛或有时被毛,柱头小,5裂稍下延于子房上。核果椭圆形,长约1.2-2.5cm,径0.5-1.2cm,成熟时白色,浆果状,干后有明显纵棱,果柄略被短柔毛。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200m的疏、密林下、石灰岩山林内及路旁灌丛、林缘、箐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热毒。主湿热吐泻;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鸦椿皮

    药材名称野鸦椿皮拼音Yě Yā Chūn Pí别名鸡眼睛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sca

  • 灯笼婆婆纳

    药材名称灯笼婆婆纳拼音Dēnɡ Lonɡ Pó Pó Nà别名灯笼草、阿拉伯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灯笼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

  • 黑大豆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药材名称黑大豆拼音Hēi Dà Dòu别名乌豆(《肘后方》),黑豆(《日华子本草》),冬豆子(《四川中药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

  • 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尾草药材名称狗尾草拼音Gǒu Wěi Cǎo别名莠、光明草、光明子[种子]、金毛狗尾草、谷莠子、毛毛草、毛嘟嘟、狗毛尾来源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 七鳃鳗

    药材名称七鳃鳗拼音Qī Sāi Mán英文名lamprey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星鱼、七星鳗出处始载于《吉林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petra

  • 无风自动草

    药材名称无风自动草拼音Wú Fēnɡ Zì Dònɡ Cǎo别名刷把草、怀胎草来源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喜马拉雅柳叶菜Epilobium himalayense Hauss

  • 驼乳

    药材名称驼乳拼音Tuó Rǔ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乳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性味①《饮膳正要》:"性温,味甘。"②《纲目》:

  • 鹧鸪

    《中药大辞典》:鹧鸪药材名称鹧鸪拼音Zhè Gū别名越雉(《禽经》),越鸟(《医林纂要》)。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肉或全体。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短,雄者黑色;雌者上嘴角色,下

  • 黑大豆皮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皮药材名称黑大豆皮拼音Hēi Dà Dòu Pí别名黑豆衣(《江苏植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

  • 肥皂核

    《中药大辞典》:肥皂核药材名称肥皂核拼音Féi Zào Hé别名肥皂子(《药材学》)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肥皂荚的种子。9~10月间采取果实,干燥后剥取种子,晒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