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鼠妇画眉草

鼠妇画眉草

药材名称鼠妇画眉草

拼音Shǔ Fù Huà Méi Cǎo

英文名thalia lovegrass

别名鱼串草

出处始载于《广东药用植物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鼠妇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agrostis atroviens (Desf. ) Trin.,ex Steud.[Poa atrovivens Desf.;Eragrostis chariis auct.non Hitch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鼠妇草 多年生草本。根系粗壮。秆直立,疏丛生,基部稍膝曲,高50-100cm,径约4mm,具5-6节,第2、3节处常有分枝。叶鞘除基部外,均较节间短,光滑,鞘口有毛;叶片扁平或内卷,长4-17cm,宽2-3mm,下面光滑,上面粗糙,近基部疏具长毛。圆锥花序开展;长5-20cm,宽2-4cm,每节有1个分枝,穗轴下部往往有1/3左右裸落,腋间无毛;小穗柄长0.5-1cm,小穗窄长形,深灰色或灰绿色,长5-10mm,宽约2.5mm,含8-20朵小花,小穗轴宿存;颖具1脉,第1颖长约1.2mm,卵圆形,先端尖,第2颖长约2mm,长卵圆形,先端渐尖;第1外稃长约22mm,广卵形,先端尖,具3脉,侧脉明显,内稃长约1.8mm,脊上有疏纤毛,与外稃同时脱落;花药长约0.8mm。颖果长约1mm。夏秋抽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和溪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暑热;小便短赤;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g。

各家论述《广东药用植物手册》:治暑热病、小便短赤、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棕叶七

    药材名称棕叶七拼音Zōnɡ Yè Qī英文名Waterplantainleaf Calanthe别名克马七、长青九龙盘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泽泻虾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梓叶

    《中药大辞典》:梓叶药材名称梓叶拼音Zǐ Yè出处《本经》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

  • 虫笋

    药材名称虫笋拼音Chónɡ Sǔn出处《新中医药》62:36,1955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笋被虫蛀枯萎后的带虫笋干。4~5月采收,晒干。药理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0.4克/公斤,虫笋煎剂有显着

  • 牡丹藤

    药材名称牡丹藤拼音Mǔ Dān Ténɡ别名木通花、大叶铁线莲(《经济植物手册》),草本女萎、草牡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叶铁线莲的根或茎。原形

  • 菊苣根

    药材名称菊苣根拼音Jú J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苣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horium intyb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原形态菊苣多年生草本,高20-15

  • 石串莲

    药材名称石串莲拼音Shí Chuàn Lián英文名Bulbophyllum别名小绿芨、美网石豆兰、小果上叶、石链子、石寸连、小石斛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绿石豆兰的假鳞

  • 雅红隆

    药材名称雅红隆拼音Yǎ Hónɡ Lónɡ别名亚呼噜、锡生藤、鼠耳草、亚红龙、牙昏噜[傣语]来源防己科雅红隆属(锡生藤属)植物雅红隆Cissampelos pareira L.,以

  • 壮筋草

    《中药大辞典》:壮筋草药材名称壮筋草拼音Zhuànɡ Jīn Cǎo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5米。幼枝密被白色短

  • 棉花子

    《中药大辞典》:棉花子药材名称棉花子拼音Mián Huā Zǐ别名木棉子(《本草经疏》),棉花核(《兰台轨范》)。出处《百草镜》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药理作用参见"棉花根&

  • 鹿角菜

    《中药大辞典》:鹿角菜药材名称鹿角菜拼音Lù Jiǎo Cài别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山花菜(《岭南采药录》)。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海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