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透膈汤

丁香透膈汤

《得效》卷五:丁香透膈汤

药方名称丁香透膈汤

处方丁香5钱,沉香5钱,木香5钱(不见火),人参(去芦)半两,青皮(去白)1两,神曲1两,茯苓(去皮)2两,甘草(炙)2两,陈皮(去白)2两,厚朴(姜汁制)2两,草果仁2两,藿香叶(去上)2两,半夏(泡7次)2两,缩砂仁(去壳)2两,白豆蔻(去壳)1两,白术(去芦,炒)1两,麦糵(炒)1两,香附子(炒,去毛)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气满不快,饮食不入,胸膈痞闷,或时膨胀,腹中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红枣1个同煎,去滓热服。

摘录《得效》卷五

医学入门》卷八:丁香透膈汤

药方名称丁香透膈汤

处方丁香2分半,木香2分半,麦芽2分半,青皮2分半,肉豆蔻2分半,白豆蔻2分半,沉香3分,藿香3分,陈皮3分,厚朴3分,甘草7分半,草果1分半,神曲1分半,半夏1分半,人参5分,茯苓5分,砂仁5分,香附5分,白术1钱。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痰逆恶心呕吐,饮食不进,十膈五噎,痞塞不通。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医统》卷二十三:丁香透膈汤

药方名称丁香透膈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陈皮6分,半夏(制)6分,厚朴(制)6分,甘草(炙)6分,藿香3分,砂仁(炒,研)3分,肉豆蔻(面包煨)3分,白豆蔻3分,丁香3分,木香3分,香附子(炒)3分,沉香3分,草果3粒,神曲(炒)5分,青皮5分,麦芽5分。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不和,恶心痰逆或呕吐,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8分,不拘时温服。

注意忌生冷。

摘录《医统》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痘疮完善丹

    药方名称痘疮完善丹处方煨石膏4两,赤石脂2两,漂滑石3两,铅粉2两,真粉3两。制法共为末,研匀。功能主治收湿结痂。主痘疮破烂无皮。用法用量掺之。摘录《疡科遗编》卷下

  • 解语汤

    《简易方》引《资寿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十):解语汤药方名称解语汤别名《资寿》解语汤(《古今医统》卷八)。处方附子(炮)防风(去芦)天麻酸枣仁(炒)各30克羚羊角屑 官桂各22.5克甘草(炙)羌活各

  • 当归凉血汤

    药方名称当归凉血汤别名当归凉血饮处方红花、地骨、生地、酒芩、牛蒡、人参、当归、黄耆、连翘、甘草。功能主治痘疮抓破,破而出血者。用法用量当归凉血饮(《片玉痘疹》卷十)。《治痘全书》有黄柏、无黄耆、酒芩、

  • 降真丹

    药方名称降真丹处方石膏1两半,乌头半两,白附子1两,白僵蚕1两,天南星1两,藿香1两,辰砂1两,芎1分,甘草1分,白芷半两,细辛1分,麝香半两(别研)。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鸡头子大,于风阴处晾干

  • 救睛散

    药方名称救睛散处方川芎防风羌活甘草木贼石膏薄荷菊花石决明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阴阳不和,五脏壅热,肝膈毒风上冲,眼目热极,珠碜泪出,忽然肿痛难忍。用法用量每服9克,茶清送下。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 芍药地黄汤

    药方名称芍药地黄汤别名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处方芍药12克地黄30克 丹皮9克犀角屑3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治热盛动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者;蓄血发热,漱水

  • 回元饮

    药方名称回元饮处方熟地10两,萸肉4两,北五味2两,麦冬2两,甘菊2两,川芎3两,玄参3两,山药3两,当归3两,玉竹8两,鸱枭脑1个(酒蒸,炙,研)。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经年头疼,终朝眩晕,

  • 越鞠丸

    《中国药典》:越鞠丸药方名称越鞠丸处方香附(醋制)200g川芎200g栀子(炒)200g苍术(炒)200g 六神曲(炒)200g性状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涩、苦。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

  • 发毒攻里五香连翘饮

    药方名称发毒攻里五香连翘饮处方沉香1钱,木香1钱,麝香1钱,丁香1钱,乳香2钱,连翘1钱,射干1钱,升麻1钱,桑寄生1钱,独活1钱,甘草1钱,大黄1两5钱,木通2钱。功能主治诸疮肿,初觉1-2日,便厥

  • 定痛降气汤

    药方名称定痛降气汤处方紫苏、厚朴、陈皮、甘草、半夏、前胡、川芎、防风、芍药、白芷、当归、黄柏、知母、乳香、小柴胡。功能主治耳风毒受在心肾,气不流行,壅在心经,生耳痔、耳蕈、耳痈、耳塞、耳烂。用法用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