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味广枣丸

七味广枣丸

药方名称七味广枣丸

处方广枣450g 肉豆蔻75g丁香75g木香75g枫香脂75g沉香75g 牛心粉75g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红色的包衣大蜜丸,除去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甘、苦、辛、微酸。

炮制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00g制成大蜜丸,另取朱砂粉末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养心益气,安神。用于胸闷疼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宣痹汤

    药方名称宣痹汤处方防己15克杏仁15克滑石15克连翘9克 山栀9克 薏苡15克半夏9克(醋炒)晚蚕沙9克赤小豆皮9克(取五谷中之赤小豆,凉水浸,取皮用。)功能主治清化湿热,宣痹通络。治湿热痹证。湿聚热

  • 八味沉香散

    《中国药典》:八味沉香散药方名称八味沉香散处方沉香200g 肉豆蔻100g广枣100g石灰华100g乳香100g木香100g诃子(煨)100g 木棉花100g来源藏族验方。性状为黄褐色的粉末;气芳香,

  • 苍龟丸

    药方名称苍龟丸处方苍术2两半,龟版2两半,白芍2两半,黄柏5钱(一方加黄芩5钱)。制法上为末,粥为丸。功能主治痢后脚弱渐小。痢后风,痢后脚弱渐不能行步。用法用量四物汤加陈皮、甘草煎汤送下。摘录《医学入

  • 葫芦散

    《绛囊撮要》:葫芦散药方名称葫芦散处方切颈葫芦(连子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腹胀,黄肿。用法用量每服1个,食前温酒送下,或白汤下。10余日见效。摘录《绛囊撮要》《鸡峰》卷十九:葫芦散药方名称葫芦

  • 火毒加味四物汤

    药方名称火毒加味四物汤处方生地、川芎、白芍、当归、柴胡、黄芩、葛根、红花、牛蒡、连翘。功能主治疹既出时,其色紫红,干燥晦暗,乃火盛也。摘录《治疹全书》卷中

  • 祛风止痒汤

    药方名称祛风止痒汤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白蒺藜10克,车前子10克,薄荷6克,蝉蜕6克,生地12克,菊花12克。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凉血散瘀,止痒。

  • 三味地黄酒

    药方名称三味地黄酒处方生地黄(切)100g 大豆(炒)200g牛蒡根(切)100g 酒2000ml炮制1. 将上述药材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 放入酒中浸泡,密封;3. 5日后开启,过滤后

  • 保真膏

    《摄生众妙方》卷二:保真膏药方名称保真膏处方天门冬1两,麦门冬1两,远志1两,谷精草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附子1两,小茴香1两,大茴香1两,羌活1两,木鳖子1两,独活1两。功能主治存精通气,固

  • 九气饮

    药方名称九气饮处方熟地、干姜、附子、肉蔻、吴萸、补骨脂、荜茇、五味、炙草。功能主治寒在脾肾,冷泻冷痢,脉迟而细小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集成》卷一

  • 十二味正气散

    药方名称十二味正气散处方人参,二钱半。厚朴、半夏、藿香、甘草、茯苓、白术、石菖蒲、远志(去心)、薏苡仁、陈皮、木香,各半两。功能主治治风中气中。用法用量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