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坎离丸

加味坎离丸

《摄生众妙方》卷二:加味坎离丸

药方名称加味坎离丸

处方人参2两,五味子(去梗)1两,麦门冬2两,牛膝(酒浸)2两,黄耆(蜜炙)1两,菟丝子(酒浸,成饼用)2两,小茴香(盐炒)2两,当归(酒浸)2两,白茯苓(去皮)2两,木香1两,川椒(去目合口,微炒)、黄柏(酒浸,炒)4两,天门冬(去心)5两,肉苁蓉(酒浸)2两,山茱萸(去核)2两,杜仲(炒断去丝)2两,巴戟(去皮,酒浸)2两。

制法上为细末,秋、冬酒糊为丸,春、夏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滋肾水,上降心火,中补脾土,除风,添精补髓,强阴壮阳,杀九虫,通九窍,补五脏,益精气,止梦遗,身轻体健,延年增寿。主酒色过度,劳心费力,精耗神衰,心血少而火不能下降,肾气衰而水不能上升,脾土无所滋养,渐至饮食少进,头目昏花,耳作蝉声,脚力酸软,肌肤黄瘦,遍身疼痛,吐痰咳嗽,胃脘停积,梦遗盗汗,泄泻,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盐汤或好酒任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医统》卷四十八:加味坎离丸

药方名称加味坎离丸

处方黄柏8两(2两酒浸,2两盐水浸,2两人乳浸,2两蜜水浸,晒干,炒褐色),知母8两(盐酒浸,炒),当归4两,川芎4两,白芍药4两(酒浸1日,晒干),熟地黄8两(用白茯苓4两打碎,砂仁2两,3味同入绢袋中,好酒2瓶煮干,去茯苓砂仁,止用地黄)。

制法上锉,匀铺筐中,日晒夜露3日为度,白蜜1斤半,重汤炼成珠,和药末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生精养血,升水降火。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盐汤送下,冬月酒送下。

摘录《医统》卷四十八

猜你喜欢

  • 加味二妙散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加味二妙散药方名称加味二妙散处方苍术1两(炒),黄柏2两(盐水炒),龟版2两(盐水炒),萆薢2两,知母2两(盐水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阴内生疮,脉细数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人

  • 地丁饮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地丁饮药方名称地丁饮处方地丁9克 野菊花9克 银花9克连翘9克 黑山栀9克半枝莲9克蒲公英15克 草河车9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疔疮初起,经络阻滞,热毒渐炽

  • 开窍消痰汤

    《石室秘录》卷一:开窍消痰汤药方名称开窍消痰汤处方人参9克,白术9克半夏9克 皂角末3克陈皮3克功能主治治中痰气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石室秘录》(北京科技本)卷一:开窍消痰汤药方名

  • 陷胸承气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陷胸承气汤药方名称陷胸承气汤处方栝楼仁18克(杵)小枳实4.5克 生川军6克 仙半夏9克 小川连2.4克 风化消4.5克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化痰通便。治痰热蕴结,腑气不通,发热,胸膈

  • 两宜散

    药方名称两宜散处方荆芥、独活、赤芍、白芷、菖蒲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喉症半阴半阳,冷热不明者。用法用量用黄酒调敷患处;若疮面上有血泡,不可用菖蒲,恐破疮皮,宜先用4味敷之,后用菖蒲末敷于面上,覆

  • 黑鲫膏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黑鲫膏药方名称黑鲫膏处方鲫鱼1条制法将鲫鱼破腹勿损,纳白盐于腹中,以针缝之,于铜器中,火上煎之令干,作末。功能主治治附骨疽,肿热,未破、已破或脓出不愈者。用法用量敷疽疮中。无

  • 壁土汤

    药方名称壁土汤处方陈壁土。功能主治脱肛。痢时用力太努,肛门坠下。用法用量河水煎,候脱肛熏洗,以五倍子末掺之。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 芪苡汤

    药方名称芪苡汤处方黄芪60克,党参30克,郁金15克,当归15克,旱莲草30克,白术20克,白芍15克,重楼10克,丹参30克,薏苡仁10克,料姜石60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健脾疏肝,化瘀解毒。主正气

  • 补阴散邪汤

    药方名称补阴散邪汤处方熟地1两,何首乌5钱,当归5钱,地骨皮3钱,丹皮3钱,天花粉2钱,神曲2钱,人参1钱,柴胡1钱,砂仁1粒。功能主治春温之症,肾肝阴虚,满身疼痛,夜间发热,日间则冷。用法用量水煎服

  • 附子神曲丸

    药方名称附子神曲丸处方神曲1两,附子1两,诃黎勒1两,白豆蔻仁1两,荜茇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厚朴2两,丁香半两,荜澄茄半两,沉香半两,陈皮3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