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茱萸丸

大茱萸丸

活幼口议》卷十七:大茱萸丸

药方名称大茱萸丸

处方莪术1分(醋煮),京三棱1分(醋煮),干姜(炮)2分,青皮2分,陈皮(并去白)2分,木香2分,丁香2分,巴豆21粒(去壳心膜,出油),绿小细吴茱萸2钱。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大宽胸膈,平厚肠胃,正气温中,消疳磨积,止吐泻,进美饮食。主小儿饮食过度,臌胀,胸膈上下气不宣通,郁滞迷闷,情思少乐,大则作喘,强食不化,作渴烦躁,坐卧不任,肢体倦怠,腹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至10丸;大者加服;生姜大枣汤送下。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七

《外台》卷七引《范汪方》:大茱萸丸

药方名称大茱萸丸

处方吴茱萸半升,细辛半两,芍药半两,柴胡半两,旋覆花半两,黄芩半两,紫菀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干姜半两,桂心半两,附子(炮)半两,甘草(炙)半两,半夏(洗)半两,当归半两,(1方有前胡、干地黄、蜀椒,无柴胡黄芩、桂心)。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寒疝,胸中有逆气,时上抢心痛,烦渴,不得卧,面目恶风,悸掉,惕惕时惊,不欲饮食而呕,变发寒热。

用法用量每次3丸,食前服,1日3次。不知稍加。

注意忌生葱、羊肉、饧、酢物、桃、李、雀肉、猪肉、生菜、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七引《范汪方》

猜你喜欢

  • 补肾固齿丸

    药方名称补肾固齿丸处方熟地黄、地黄、鸡血藤、紫河车、骨碎补(盐水炙)、漏芦、丹参(酒炙)、五味子(酒炙)、山药、郁金(醋炙)、炙黄芪、牛膝、野菊花、茯苓、枸杞子、牡丹皮、泽泻(盐水炙)、肉桂性状为薄膜

  • 三滕酒

    药方名称三滕酒处方络石藤90g 海风藤90g鸡血藤90g桑寄生90g五加皮30g木瓜60g 白酒3000ml炮制将上述6味药材,切成薄片,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按冷浸法制成药酒2000~30

  • 款冬白薇茹(艹虑)丸

    药方名称款冬白薇茹(艹虑)丸处方款冬花(去向里裹花蕊壳及向里实并枝叶,用甘草水浸1宿,再取款冬叶相伴蒸1夜,晒干)1两5钱,白薇(糯米泔浸1宿,取出,槐砧上锉细蒸之,从申至巳晒干)1两1钱,百合(用怀

  • 清解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清解汤药方名称清解汤处方薄荷叶12克蝉蜕(去足、土)9克 生石膏(捣细)18克甘草4.5克功能主治治温病初得,头痛,周身骨节凌痛,肌肤壮热,背微恶寒,无汗,脉浮滑者。用法用量水

  • 麻鸡丸

    药方名称麻鸡丸处方大麻子(炒过)、乌鸡1只。制法用大麻子和饭饲乌鸡,经1-2个月。如用,去毛粪,以乌豆1-2升同蒸烂,去骨捣烂为丸。功能主治一切疳积,骨蒸劳热,面黄瘦削,腹内腐块等。用法用量疳用随意汤

  • 代杖丹

    药方名称代杖丹处方乳香没药无名异地龙(去土)木鳖子丁香丹皮肉桂自然铜(煅,醋淬七次)各等分(一方加苏木)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外伤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黄

  • 滋血润喉汤

    药方名称滋血润喉汤处方天门冬生地黄各3克麦门冬当归各2.4克知母2.4克青黛1.5克 山栀仁(炒)牛膝各1.5克 片黄芩2.1克 贝母1.8克桔梗1.8克功能主治治咯血,血在咽下,咯吐不出,甚则咯即有

  • 独头蒜涂方

    药方名称独头蒜涂方处方独头蒜。功能主治气攻肿痛,坐卧不得。用法用量去壳,入油少许,同研如泥,涂敷肿上,每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 风火并治汤

    药方名称风火并治汤处方荆芥、防风、升麻、白芍、桂枝、葛根、牛蒡(炒)。功能主治小儿痘疮作痒。用法用量淡竹叶为引,水煎服。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一引《幼科全书》

  • 旱莲草红枣汤

    药方名称旱莲草红枣汤处方鲜旱莲草50克 红枣8~10枚制法将旱莲草、红枣加清水2碗煎至1碗。功能主治补肝肾,滋阴补血,止血。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失血性贫血等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用法用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