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巴戟天散

巴戟天散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巴戟天散

药方名称巴戟天散

处方巴戟天半两(去心),茴香1两(微炒),胡桃仁1两(汤浸,去皮,研)。

制法上为散,与胡桃仁再研令匀。

功能主治膀胱气块入腹或下坠,满闷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如不吃酒,煎曲汤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济总录》卷二十:巴戟天散

药方名称巴戟天散

别名八气散

处方巴戟天(去心)半两,芎?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白蔹1分,黄耆(炙,锉),桂(去粗皮)半两,细辛(去苗叶,炒)半两,桔梗(炒)1两,人参半两,芍药1分,牡荆实半两,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分,萆薢(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山芋半两,菊花(未开者,微炒)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乌喙(炮裂,去皮脐)1两,远志(去心)1两,山茱萸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白术(微炒)半两,石斛(去根,锉)半两,白矾(研如粉)半两,五味子3分,龙胆(去苗土)1分,蜀椒(去目并闭口,炒汗出)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菖蒲(9节者,去须节,先用米泔浸,后切,焙用)1两。

制法上31味,除白矾别研外,将30味捣罗为末,次入白矾末,拌匀重罗。

功能主治周痹,身体痿弱,不能行履。及诸缓风湿痹。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渐加至1钱匕,温酒调下,日2夜1。未觉身唇口痹热,即渐加至1钱半匕;如觉大痹心烦,以少许豉汤解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方出《千金》卷十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七:巴戟天散

药方名称巴戟天散

处方巴戟、菊花、芎?、干姜防风石楠白术、乌头、附子细辛、薯蓣、蜀椒、人参桔梗秦艽栝楼根、泽泻甘草山茱萸、干地黄天雄羌活各等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头中五十种病,头面游风。

用法用量方中栝楼根,《圣济总录》作栝楼实。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七

猜你喜欢

  • 赤龙散

    《杨氏家藏方》卷二:赤龙散药方名称赤龙散处方赤土2两半,防风(去芦头)2两,赤芍药2两,地骨皮2两,何首乌2两,当归(洗,焙)2两,山栀子仁2两,甘草1两(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凉血消风。主鼻生

  • 秦艽寄生汤

    药方名称秦艽寄生汤处方秦艽寄生白芍(七日内用赤芍)当归熟地(七日内用生地)蒲黄(半生半熟)川断独活广皮红花山楂香附乌药功能主治和营卫,祛风湿。治产后血虚,外感风湿,血瘀经隧,遍身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辅阳饮

    药方名称辅阳饮处方茯苓、半夏、杏仁、熟附子、生姜、砂仁。功能主治外冒阴暑,内滞不消,口渴喜热而不喜冷,大汗如雨,只在上半一身。各家论述茯苓、半夏通阳;杏仁能利肺气;砂仁可和中焦;附子挽回失散之元阳,并

  • 六物煎

    药方名称六物煎处方炙甘草、当归、熟地(或用生地),川芎3-4分(不宜多),芍药(俱随宜加减)、人参(或有或无,随虚实用之。气不虚者不必用)。功能主治痘疹血气不充,并治男女气血俱虚等证。用法用量上(口父

  • 定痛追风散

    药方名称定痛追风散处方全蝎1钱,白芷1钱,细辛1钱,荆芥1钱,防风1钱,川芎1钱,川椒1钱。制法上锉碎。功能主治牙疼。用法用量煎汤热漱,吐去。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二

  • 珠香散

    药方名称珠香散处方珍珠(煅,研)4.5克 当门子1.5克琥珀粉15克 滴乳香30克制法共研极细粉末。功能主治养血润肤,生肌固皮。治一切清洁疮面及烧伤、烫伤,上皮生长迟缓。用法用量薄撒患处。撒布后,很快

  • 濡肠汤

    药方名称濡肠汤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升麻5分,牛膝3钱。功能主治肾虚大便闭结,口干舌躁,咽喉肿痛,头目昏晕,面红烦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还童汤

    药方名称还童汤处方藿香叶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肉苁蓉(去皴皮)半两,白附子1分,蝉蜕1分,天南星1分,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为末)1分,莎草根1分,零

  • 藿香浸剂

    药方名称藿香浸剂处方藿香30克黄精12克大黄12克 皂矾12克 醋500克制法将药碾碎,入醋中浸泡,每日振荡数次,五至七天后滤去药滓即成,盛在砂盆中备用。功能主治止痒,杀虫。治手足癣及甲癣。用法用量将

  • 参桂鹿茸丸

    《丸散膏丹集成》:参桂鹿茸丸药方名称参桂鹿茸丸处方别直参5两,炙黄耆10两,党参10两,毛鹿茸5两,炙甘草5两,续断5两,炒冬术10两,茯苓8两,肉桂5两,当归10两,熟地12两,炒远志10两,枸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