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

处方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各二钱半。通草甘草,各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

处方当归9克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细辛3克甘草6克(炙)通草6克大枣5枚

功能主治养血散寒,温经通脉。主厥阴伤寒,血脉凝涩,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或肠鸣腹痛,下利不止;或阴颓疝气,睾丸掣痛,牵引少腹。现用于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足踝酸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荨麻疹、精索静脉曲张、女子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冻疮、皲裂等属血虚寒凝经脉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当归既能养血,又能和血养血为君;桂枝温通经脉,以畅血行,芍药益阴和营,二味相配,内疏厥阴,调和营卫为臣;细辛散表里内外之寒邪,通草入经通脉为佐;甘草大枣温养脾气为使。诸药合用,有温养经脉,通畅血行之功。

摘录伤寒论

卫生宝鉴》卷十八: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

处方当归尾2.1克附子(炮)官桂茴香(炒)柴胡各1.5克 芍药1.2克茯苓玄胡索川楝子各0.9克(酒煮)泽泻0.6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疝气,脐腹冷痛,牵引腰胯。

用法用量用水3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八

重订通俗伤寒论》: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

处方当归3钱,桂枝尖5分,北细辛3分(蜜炙),鲜葱白1个(切寸),生白芍3钱,清炙草5分,绛通草1钱,陈绍酒1瓢(冲)。

功能主治滋阴通脉。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用法用量如宿病寒疝,小腹痛甚,口吐白沫者,则加吴茱萸以止疝痛,生姜汁以止吐沫。

各家论述方中归、芍荣养血络为君;臣以桂、辛,辛通经脉,使经气通畅,络气自能四布,尤必佐以绛通、葱、酒者,一取其速通经隧,一取其畅达络脉;使以炙草,辛得甘助而发力愈速也。此为养血滋阴,活络通脉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医略六书》卷二十四: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

处方附子1钱半(炮),官桂1钱半,白芍1钱半(酒炒),柴胡5分,当归3钱,吴茱1钱(醋炒),楝子2钱(酒炒),小茴3钱(醋炒),泽泻1钱半。

功能主治阳虚寒疝,脉紧细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阳虚于下,寒束于经,虚阳不能布敷而经气被遏,故虚疝时时发作焉。附子补火扶阳,官桂温经散寒,当归养血荣经,白芍敛阴柔筋,柴胡升清阳以除邪,吴茱降逆气以下达,泽泻泻浊阴清肾府,小茴温经气却疝疾,川楝子泻湿热以平虚疝也。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杏苑》卷六: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

处方当归1钱5分,官桂1钱5分,白芍药1钱5分,细辛1钱5分,甘草(炙)1钱,通草1钱,吴茱萸5分。

功能主治阴(疒颓??)大如斗,诸药不能效者。

用法用量生姜5片,水煎熟,空心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猜你喜欢

  • 加味明目地黄丸

    《眼科阐微》卷二:加味明目地黄丸药方名称加味明目地黄丸处方熟地8两,山药6两(饭上蒸过),山萸6两(去核,净蒸),泽泻3两(面煨),茯苓3两(去皮),全当归6两(酒洗),菊花2两(用白的),丹皮3两,

  • 通经止痛汤

    药方名称通经止痛汤处方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

  • 七味铁屑丸

    药方名称七味铁屑丸处方铁屑(诃子制)250g寒水石(奶制)300g 土木香150g木香100g 甘青青蓝150g红花150g五灵脂膏80g来源藏族验方。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气香,味苦。炮制以上七味,

  • 茯苓二陈汤

    药方名称茯苓二陈汤处方半夏5钱,陈皮2钱5分,白茯苓4钱,生甘草1钱半。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和胃气,化痰涎。主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婴童百问》卷二

  • 附子涂敷方

    药方名称附子涂敷方处方附子1枚(捣末),鲫鱼1个(去肚肠)。制法上将附子末纳鱼肚中满,以泥固济,炭上火烧通赤,取出去泥,研细为末。功能主治漏疮昼开出脓,夜复合。用法用量冷敷疮口内,1日3-5次。以愈为

  • 加减六君子汤

    《辨证录》卷七:加减六君子汤药方名称加减六君子汤处方人参9克白术茯苓各15克甘草山楂麦芽厚朴各3克陈皮枳壳各15克神曲3克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化滞消积。治气虚下陷,饮食停积成块,久则其形渐大,似痛不痛,

  • 苍苓白虎汤

    药方名称苍苓白虎汤处方苍术、茯苓、石膏、知母、生甘草。功能主治湿温身重,胸满头疼,妄言多汗,两胫逆冷。用法用量原书云,三仁汤治湿温之轻者,苍苓白虎汤治湿温之重者,当别见证而分治之。摘录《时病论》卷六

  • 艾附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艾附丸药方名称艾附丸处方白艾叶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药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

  • 三草汤

    药方名称三草汤处方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主肝郁化火上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刘渡舟方

  • 萝藦散

    药方名称萝藦散处方萝藦3两,地骨皮3两,柏子仁3两,五味子3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吐血虚损。用法用量空心米饮下。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