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导滞汤

当归导滞汤

玉机微义》卷十七:当归导滞汤

药方名称当归导滞汤

处方大黄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跌扑损伤,瘀血内停,胸腹胀满,或大便不通,或喘咳吐血。

用法用量每用15~30克,水煎服。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七

血证论》卷八:当归导滞汤

药方名称当归导滞汤

处方大黄3克当归9克麝香少许 丹皮9克桃仁9克红花3克白芍9克乳香9克没药9克 生地9克桂枝9克柴胡6克黄芩9克枳壳3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内外瘀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血证论》卷八

《寒温条辨》卷五:当归导滞汤

药方名称当归导滞汤

处方当归1两,白芍1两,莱菔子4钱,车前子(炒,研)1钱,枳壳(麸炒)1钱,槟榔1钱,甘草(炙)1钱。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入蜜温服。

红痢,加桃仁;热,加黄连2钱,黄芩2钱;日夜无度,或里急后重之甚者,再加大黄木香;温病后痢疾,加白僵蚕蝉蜕

各家论述此方之奇妙,全在当归白芍。盖泄泻最忌当归之滑,而痢疾最喜其滑也;白芍味酸,入肝以和木,使木不侵脾土;枳壳槟榔消逐湿热之邪;车前分利其水湿,而又不耗真阴之气;莱菔辛辣,除热去湿,又能上下通达,消食利气,使气行于血分之中,助归、芍以生新血而荡涤其瘀血也,加百草、蜂蜜以和中,则又无过烈之患,奏功之神奇,实有妙理耳。

摘录《寒温条辨》卷五

猜你喜欢

  • 加味青木香丸

    药方名称加味青木香丸处方青木香丸300粒,白丁香10粒,小酒曲2钱。制法上为末,入巴豆3粒,更研和令匀,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糍糕伤脾,噫醋不食,心腹作痛。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生姜

  • 救逆止利汤

    药方名称救逆止利汤处方人参2两,附子2钱,甘草2钱,干姜2钱,白术1两,茯苓5钱。功能主治伤寒少阴证,恶寒身蜷而下利,手足逆冷。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用人参、附子回元阳于顷刻,以追其散失,祛其阴

  • 滋阴息风汤

    药方名称滋阴息风汤处方熟地12克当归6克 枸杞9克菟丝12克甘菊6克巴戟天9克豨莶9克天麻2.4克独活3克(酒炒)红枣10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治肾风。头目眩晕,心中悬悬,惊恐畏人,常欲蒙被而卧者。用法用

  • 护阴丹

    药方名称护阴丹处方桃仁3两(捣烂),蛇床子(为末)1两。功能主治妇人阴外中生疮。用法用量绢绫做一长袋如势大,泡湿,将药装入袋中,纳入阴户内。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六

  • 大果蜜汤

    药方名称大果蜜汤处方生地1钱,当归身1钱,独活1钱,吴茱萸(炒)1钱,白芍(酒炒)1钱,干姜(炒)1钱,炙草1钱,桂心1钱,小草1钱,细辛5分。功能主治宿寒内伏,因产后虚寒血凝,上冲心之脉络而心痛者。

  • 肉豆蔻圆

    药方名称肉豆蔻圆处方诃黎勒皮、龙骨、木香,各三分;丁香三两,肉豆蔻仁、缩砂仁,各一两;赤石脂、白矾灰,各半两(枯)。炮制上件药捣,罗为末,粟米饮和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冶气泻,疗脾胃气虚弱,饮食减

  • 莪术丸

    药方名称莪术丸处方莪术(炮,锉)4两,三棱(炮,锉)4两,净香附4两(醇醋浸7日,慢火煮干再焙),槟榔1两(薄锉),生牵牛末1两(另研),青木香(去芦)半两,谷芽(净洗,焙干)半两,青皮(去白)半两,

  • 肺炎Ⅰ号合剂

    药方名称肺炎Ⅰ号合剂拼音feiyan1haoheji处方鱼腥草30g,鸭跖草30g,半枝莲30g。功能主治肺炎。摘录《实用内科学》上册

  • 苍术附子汤

    药方名称苍术附子汤处方苍术(盐炒)、香附(盐炒)、黄柏(酒炒)、青皮、玄胡索、益智、桃仁、茴香(炒)、附子(盐炒)、甘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疝作痛。用法用量《医统》本方用苍术(盐水炒)、香附子(盐水

  • 防风柴胡汤

    药方名称防风柴胡汤处方柴胡、防风、玉竹、黄芩、栀子、薄荷、赤芍、连翘、荆芥、甘草、滑石。功能主治太阳兼少阳风热上壅。摘录《不居集》下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