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叶黄耆汤

竹叶黄耆汤

内科摘要》卷下:竹叶黄耆汤

药方名称竹叶黄耆汤

处方竹叶6克黄耆地黄麦门冬当归川芎甘草黄芩石膏(煨)芍药人参各3克

功能主治治气血两虚,胃火盛而作渴,以及痈疽、发背、诸疮之大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竹叶黄耆汤

药方名称竹叶黄耆汤

处方人参2.4克 生黄耆2.4克石膏(煅)2.4克半夏(制)2.4克麦冬2.4克 生地6克白芍2.4克甘草2.4克川芎2.4克当归2.4克竹叶10片黄芩2.4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毒,表里热甚,阴液不足,口中干渴。

用法用量上十二味,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 栀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栀子散药方名称栀子散处方栀子仁15克 子芩30克龙齿60克石膏60克钩藤30克 吴蓝30克 川大黄90克(锉碎,微炒)制法上药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痫,昏迷不知人,嚼舌仰目

  • 加味铁落饮

    《重订通俗伤寒论》引胡在兹方:加味铁落饮药方名称加味铁落饮处方生石膏3两,青龙齿1两5钱,辰茯神1两5钱,青防风1两5钱,元参1两,秦艽1两,鲜生地4两。功能主治泄肝阳。主狂病。忿郁暴怒上逆,狂躁笑哭

  • 扫虫煎

    药方名称扫虫煎处方青皮3克 小茴香(炒)3克槟榔乌药各4.5克 细榧肉9克(敲碎)吴茱萸3克乌梅2个甘草2.4克朱砂雄黄各1.5克功能主治治虫积腹痛。用法用量先将前八味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

  • 小米淮山药粥

    药方名称小米淮山药粥处方淮山药45克(鲜者约100克)小米5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山药洗净捣碎或切片,与小米同煮为粥,熟后加白糖适量调匀。功能主治健脾止泄,消食导滞。适用于小儿脾胃素虚、消化不良、不思乳食

  • 固本养荣丸

    药方名称固本养荣丸处方人参1两,生地2两,麦冬(去心)2两,天冬(去心)2两,萆薢1两,知母(盐水炒)2两,川柏(盐水炒)2两,熟地(酒洗)2两,茯神1两。制法上人参、茯神、知母、黄柏研末,余药酒浸捣

  • 茯苓苏子丸

    药方名称茯苓苏子丸处方茯苓2两,苏子2两,杏仁(去皮尖)2两,橘皮1两1分,防己1两1分,葶苈(纸炒)1两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面肿,小便涩,心腹胀满。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

  • 代赭膏

    药方名称代赭膏处方代赭石5钱(煅,醋淬),朱砂5钱,人言豆大1粒。制法纸包6层,打湿煨干,入麝香少许研末,香油调。功能主治小儿疟,不能进药。用法用量用少许涂鼻尖、眉心、手脚心。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 双解通圣散

    药方名称双解通圣散处方防风荆芥当归白芍(炒)连翘(去心)白术(土炒)川芎薄荷麻黄栀子各15克黄芩石膏(煅)桔梗各30克甘草60克(生)滑石90克制法共研粗末。功能主治清热祛风,泻火解毒。治阳明胃经风火

  • 凉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凉心散药方名称凉心散处方青黛硼砂黄柏黄连(人乳拌晒)人中白各6克(煅)风化消3克冰片0.6克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清心热,泻脾火。治小儿心脾积热上攻,致生重舌,舌下近根处肿突,

  • 壁土汤

    药方名称壁土汤处方陈壁土。功能主治脱肛。痢时用力太努,肛门坠下。用法用量河水煎,候脱肛熏洗,以五倍子末掺之。摘录《幼科金针》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