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贝母饮

贝母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贝母饮

药方名称贝母饮

处方贝母(去心)百合各45克紫菀(去苗)桑白皮桔梗(炒)各30克麦门冬(去心,焙)45克大黄(蒸)22.5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八味,嚼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主肺脏有热,咽喉及口干,咳嗽气促痰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煎取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贝母饮

药方名称贝母饮

别名贝母汤

处方贝母(去心)1两半,百合1两半,紫菀(去苗)1两,桑根白皮1两,桔梗(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大黄(蒸)7钱半,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肺脏热,咽喉及口干,咳嗽气促,痰壅。

用法用量贝母汤(《原书卷一二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外台》卷九引《深师方》:贝母饮

药方名称贝母饮

别名贝母汤

处方贝母2两,石膏(绵裹,碎)2两,桂心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炙)2两,杏仁30枚(去皮尖双仁者),生姜5两,半夏5两(洗)。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上气,咽喉窒塞,短气不得卧。倚壁而息,腰背苦痛,支胁满,不能食,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贝母汤(《千金》卷十七)。

注意海藻菘菜羊肉、生葱、饧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咽喉窒塞胸满,必是寒郁热邪不得发越,故用麻、杏、甘、石,加姜、半以涤痰涎,桂心以通血脉,贝母以清肺气,虽云辅佐,实缓麻黄石膏之性耳。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猜你喜欢

  • 正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气散药方名称正气散处方甘草(炒)七钱,陈皮、藿香(去梗)、白术,各一两。厚朴、半夏(同厚朴各三两,为末,生姜四两,研烂,同为饼子,微炒)。炮制右为细末。功能主治治

  • 羚羊角饮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羚羊角饮药方名称羚羊角饮处方羚羊角屑栀子仁冬葵子(炒)各30克青葙子 红蓝花(炒)麦门冬(去心,焙)大青大黄(锉,炒)各15克制法上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血淋,小便出血,热结涩

  • 蠲痉汤

    药方名称蠲痉汤处方羌活1钱,独活1钱,防风1钱,地榆1钱,杏仁7枚(去皮,捣碎,蒸令熟,研成膏)。功能主治破伤风。用法用量上前四味以水1盏,煎7分,入杏仁和匀服之。兼以搽疮上。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 甘露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甘露饮药方名称甘露饮处方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

  • 仓廪汤

    《传信适用方》卷二:仓廪汤药方名称仓廪汤处方人参茯苓甘草前胡川芎羌活独活桔梗柴胡枳壳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噤口痢。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陈仓米50~60粒,生姜、薄荷各少许,用水150毫升,煎至

  • 巨胜酒

    药方名称巨胜酒别名巨胜浸酒处方巨胜3升(炒),薏苡仁1升,生干地黄半升(切)。功能主治风虚湿痹,脚膝无力,筋挛急痛,老人风虚痹弱,四肢无力,腰膝疼痛者。用法用量巨胜浸酒(《圣济总录》卷二十)。摘录《医

  • 加味琼玉膏

    药方名称加味琼玉膏处方怀生地黄4斤,白术4两,白茯苓15两,人参6两,天门冬(去心净)半斤,麦门冬(去心净)半斤,甘州枸杞子半斤(净去梗)。制法上先以地黄酒洗净,用水4碗浸1昼夜,捣取自然汁,和蜜3之

  • 荡痰汤

    药方名称荡痰汤处方生赭石2两(轧细),大黄1两,朴消6钱,清半夏3钱,郁金3钱。功能主治癫狂失心,脉滑实者。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 仁熟散

    药方名称仁熟散处方人参枳壳五味子桂心山茱萸甘菊花茯神枸杞子各22克柏子仁熟地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胆虚常多畏恐,不能独卧,头目不利。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调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半夏茯苓陈皮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陈皮汤处方半夏(泡)1钱半,茯苓1钱半,陈皮(去白)1钱半,生姜1钱半。功能主治消饮止呕,和中顺气。主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盏半,煎1盏,去滓,临卧服。摘录《济阳纲目》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