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薷汤

香薷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薷汤

药方名称香薷汤

处方扁豆(炒)、茯神厚朴(去粗皮.姜汁炒),各一两。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宽中和气,谓荣卫。治饮食不节,饥饱失时,或冷物过多,或硬物壅驻,或食毕便睡,或惊忧恚怒,或劳役动气,便欲饮食,致令脾胃不和,三痞滞;

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遍体疼痛,胸膈满闷,霍乱呕吐,脾疼翻胃;

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并进三服,得汗即痊。

常服益脾温胃,散宿痰停饮,能进食,辟风、寒、暑、湿、雾露之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沸汤点服,入盐点亦得,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香薷汤

药方名称香薷汤

处方扁豆(炒)茯神厚朴(去粗皮,锉,姜汁炒)各30克香薷(去土)60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感受暑湿,饮食不节,脾胃不和,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胸膈满闷,霍乱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汤点服,入盐点亦得,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天池膏

    药方名称天池膏处方天花粉黄连各250克人参知母白术五味子各90克麦冬180克(去心)生地汁 藕汁各60毫升 人乳牛乳各250毫升生姜汁500毫升制法先将天花粉七味切片,用米泔水2.7升,入抄锅内漫半日

  • 良姜方

    药方名称良姜方别名良姜汤处方橘皮1分,良姜1分,桂枝1分,当归1分,麻黄半两,槟榔3个,杏仁20个,甘草1分,生姜1分,大枣10个。功能主治伤寒汗后,咳噫不止,是阴阳气升降欲作汗。升之不上,降之不下,

  • 冲和顺气汤

    药方名称冲和顺气汤别名升麻白芷汤处方葛根1钱半,升麻1钱,防风1钱,白芷1钱,黄耆8分,人参7分,甘草4分,芍药3分,苍术3分。功能主治内伤脾气,恶寒发热,食少便溏。用法用量升麻白芷汤(《古今医鉴》卷

  • 返正汤

    药方名称返正汤处方当归2钱,茯苓2钱,白术1钱,炮姜5分,葛根2钱,广皮1钱,半夏1钱5分,贝母2钱,砂仁1钱,青皮1钱。功能主治大疟在腑,3日1作者。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 佛手丸

    药方名称佛手丸处方鲜白葫芦5两(去子,蒸晒9次,另研极细如飞尘),鲜佛手5两(用银柴胡3钱煎汤拌炒,切片,蒸晒9次),鲜香橼5两(用金铃子3钱煎汤拌炒,去子蒸晒9次),地道人参1钱(另研极细如飞尘),

  • 人参清肺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清肺汤药方名称人参清肺汤处方地骨皮、人参(去芦)、阿胶(麸炒)、杏仁(去皮.尖.麸炒)、桑白皮(去粗皮)、知母、乌梅(去核)、甘草(炙)、罂粟壳(去蒂.盖.蜜炙

  • 泄肝和胃化湿汤

    药方名称泄肝和胃化湿汤处方炒苍术9克,川朴5克,陈皮5克,木香5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桂枝3克,炒白芍9克,香橼皮9克,建神曲12克。功能主治泄肝和胃化湿。主肝有郁热,胃蕴痰湿。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白石英粥

    药方名称白石英粥处方白石英3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用法用量取1乳牛10岁以上方养犊而形瘦者,每日称1两石英末拌豆与食,经7日即可乳。每朝空腹热饮1升,余者作粥,任意食之,百无所忌。5月上旬

  • 茯苓车前子粥

    药方名称茯苓车前子粥处方茯苓粉车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车前子(纱布包)加水300克,煎半小时取出。加粳米和茯苓粉共煮粥,粥成时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清热健脾。适用于湿热带下。

  • 补脑散

    药方名称补脑散处方天雄(炮)、辛夷仁、苍耳茸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鼻渊,阳虚脑寒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饭后酒调下。摘录《医部全录》卷一五二